郵筒觀點 – 韓將男 攝影展 (6.17-6.29)

《台中市景 – 郵筒觀點》 韓將男 攝影個展 Viewpoint via mailbox – Gesta Han Photo Exhibition 展期:2011 June 17 (五) ~ June 29 (三) 開幕:2011 June 18 (六) 15:00 地點:1839 Little Gallery (台北市大安區延吉街120號地下樓)【交通資訊】 緣   起 一座城市如同人一般,有光鮮亮麗的一面,自然也有平實無華的一面。 對於城市景觀而言,已有不少光鮮亮麗的影像被多數人紀錄,亦有相當數量的黑暗面被有心人利用,卻難找到平實的市容影像。但這些平實的影像,正如同社會中的中產階級一般,數量雖最龐大,也最容易被忽略。 此展覽首次嘗試以”郵筒觀看角度”做為出發點,沒有最高、最美、最老…的框架。只有拍攝當下景物的存在與否。忠實地保留了熟悉卻被忽略的市景。  創作自述 布拉格、巴黎、紐約、東京、大阪…古往今來皆可見知名攝影師從自身觀點紀錄這些城市。卻不見中華民國(臺灣)有哪位執鏡者於承平之時,紀錄這土地上的任一座都市。 2009年末,集結數年來多人多方的討論,決定以”郵筒”— 此非俱商業功能,且符合城市發展的物件,做為串連紀錄城市影像的脈絡。 ”台中有什麼特別的郵筒嗎?”這是常被問到的問題。郵筒本身或有特殊造型,但更特別之處在其所在之位置。中華郵政公關單位表示:”其設置標準主要係以距離、人口及郵件量為考量依據,…惟基本原則每一村均應有郵筒設置,以方便顧客用郵。”由此可知,隨著人口數量的增加或減少、隨著都市發展的擴張或萎縮,郵筒的存在或廢除,即可扮演一指標性的角色。 人,對於自己的故鄉總有份眷戀之情。兒少時期的經歷,讓我有機會在十餘年間短駐於台灣的不同地區。對於曾經居住過的處所及活動區域,在多年後,仍想再次造訪,細細回憶。無奈受限於時空因素,只能路過,卻不能久留。為避免抱憾終身,遂決定由台中市 – … Continue reading

碎形.書寫 – 簡永宗 攝影展 (6.03-6.15)

碎形.書寫 – 簡永宗 攝影展  Fractals﹒Writing by Chien Yung Chung 展期:2011 June 3 (五) ~ June 15 (三) 開幕:2011 June 4 (六) 15:00 地點:1839 Little Gallery (台北市大安區延吉街120號地下樓)【交通資訊】 計畫緣起 生活在城市容器內,城市間景物的更迭尋常如舞台布幕般的轉換。身體所處在城市容器中面對光影交錯的現實世界,以攝影操作將身體投擲在碎形的輪廓之中,影像之間不在有明顯的區隔,主體隱匿存在著。而選擇銀鹽攝影的操作更為接近繪畫般程序,被攝物所呈現的樣子看似存在卻不可觸及。展覽計劃以攝影書寫的姿態在城市邊緣現身,關於主體自身。 展覽簡介 (碎形.書寫)系列以銀鹽攝影書寫影像內容,藉由黑白底片顯影後由金屬銀粒子形成影像,銀鹽影像的形成為底片須經過暗房沖相顯影、定影、水洗及烘乾等操作程序,銀鹽攝影操作程序可感知影像形成的時間厚度及操作機具語言。(碎形.書寫)系列如同攝影一詞(Photography)原意來自以光線書寫,透過鏡頭捕捉城市碎形的光影,構成一幕幕生活奇景。藉以攝影書寫召喚自身主體現身於模糊失焦的城市邊緣。 創作自述 展覽DM上,攝影畫面再一次透過印刷形式將影像複製再現,奇妙的視覺性不自覺的再度召喚身體對攝影行為投擲的疑問。而人類的眼睛透過攝影機具複製現實境況下,攝影可以透過刻意安排形成被閱讀的文本。但究竟透過攝影機具替代人類雙眼而再現的真實是什麼?應不只再現約定俗成表層視網膜的視覺性。透過展覽計畫以銀鹽媒材系統形式,在操作機制上及程序更接近繪畫行為,而企圖使觀者於作品前感知攝影者身體的形象思維被閱讀。二十世紀初法國攝影家尤金.阿特傑(Eugene Atget, 1857-1927)以紀實攝影形式忠實客觀記錄了當時巴黎街道建築,在阿特傑的作品中可以閱讀一個時代的歷史如何透過攝影被刻畫描寫。攝影不只是將影像留存被閱讀而已,而是藝術家的姿態如何介入作品其中,透過攝影的載體被體現。(碎形.書寫)系列在某種意義上企圖呈現身體操作被感知的狀態,而鏡頭是身體的位置,同時召喚身體投擲在大地之上書寫呼吸。

Kozo Miyoshi – 櫻覽 攝影展 (5.13-6.19)

SAKURA (櫻覽) 三好耕三 (Kozo Miyoshi) 攝影個展 全展以16″x20″及8″x10″大型相機拍攝 展期:2011/05 . 13 (五) ~ 2011 / 06 . 19 (日) 開幕與講座:2011 / 05 . 14 (六) 14:30 主講:三好耕三 (日本當代攝影家)、邱 奕堅 (1839當代藝廊執行長) (展覽入場免費 / 講座NT$150 歡迎來信預約 info@1839cg.com) 地點:1839 當代藝廊 (台北市大安區延吉街120號地下樓)【交通資訊】 三好耕三,日本當代極具代表性的攝影藝術家之一。1981年開始,使用 8 x 10 英寸大型相機持續不斷的從事攝影創作,延續至今已發表數十個系列作品,時間長達四分之一世紀以上,是一位多產及創作力豐沛的藝術家。 … Continue reading

[分享] 來自森山大師的問候

台灣的朋友們! 好久不見!  ~ 來自森山大道的問候 Daido Moriyama:Record No.19 – Toscana 攝影展 4/22 於日本東京銀座BLD Gallery 順利地開幕,現場直擊!! 森山大道 記錄No.19 攝影集 與日同步在1839當代藝廊 展開預購! NT$1,400 (附森山大道親簽) 帶著來自台灣的祝賀,1839當代藝廊邱奕堅執行長應森山大道的邀請赴會,為台灣的朋友們直擊開幕現場。在此獻上展覽現場花絮,與大家分享,一同欣賞森山大道的攝影作品